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怎麼學會母語的?-語音篇

  對正在學習外語的你,可能也曾想過:「要是我家就住一位○○人,從小跟我講○○語,學起來就輕鬆多了!」但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沒有被教導文法的情況下學會我們的母語呢?這篇便要來探討我們對於母語「語音」的學習。
  近幾年,號稱開發嬰幼兒語言能力的專輯愈來愈多,銷售地也愈來愈好,其原因不外乎是父母望子女成龍鳳,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點,特別是這個國際化社會,多一種語言能力就是多一個武器,也難怪商人莫不急著來搶這塊學前教育的大餅。

  仔細分析這些專輯,內容不外乎是各種語言的節錄,業者所揭載的原理是讓孩子從小熟悉這些語音,一旦學會了,以後就不用再與之苦戰了。

  發音確實是學習語言一個很大的問題,筆者在海外偶爾需要教學外語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學生學習了一個語言良久、卻可惜沒有學會該語言熟悉的發音。相對的,非中文母語者在學習中文的時候,也常常無法掌握某些音。如果我們搭上時光機,在小時候聽了這種多語言專輯,是不是就能改變這一切了?
  
  答案只能說是一半正確。


  語言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類究竟是怎麼學會母語,特別是每個語言有這麼多不同的音,但為什麼我們都可以學好這些音,知道ㄅ跟ㄆ不一樣(這對很多外國人是非常難的)、知道ㄢ和ㄤ不同(日本人在這組音上較難學習)……等等。於是,語言學家開始從可愛的嬰兒們身上著手研究。

  根據研究指出,人類出生要發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許多爸媽看到這句話可能會開始驕傲自已的孩子在這之前就叫出爸爸媽媽了,但別高興得太早-通常在這之前,嬰幼兒都會有所謂的「喃語期」,他們會試著發出各種聲音,所以你的寶貝很可能只是在練習發音,而不是在叫你爸爸或媽媽。而讓人驚訝的是,嬰兒們幾乎一出生就懂得分辨各式各樣的語音。根據 Elmas 的研究,出生在英語家庭中的嬰兒平均在滿月到4個月大間,就已經學會分別 [p] 和 [b]。根據 Mehler 和 Moon 的研究,嬰兒在出生2~4天就可以分出自己的母語。這告訴我們胎教對語言發展或許是真的很有幫助的。更讓人稱奇的是,在英語家庭出生、6~8個月大的嬰兒,甚至可以輕鬆分辨印地語 (Hindi) 和印第安原住民語當中非常特別的語音。只是,為什麼等到他們長大再回頭來學別的語言時,就再也記不得這些音了呢?

  關鍵就在於我們的大腦。在我們出生之後,大腦也開始快速發展,這個時候的我們,無論再怎麼細微差別的音都聽得出來,但約在我們10個月大開始,大腦開始篩選資訊,把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留下,其他的就刪除-留下的就是我們母語當中的音。大腦會出現這個過程,是因為我們同時有許多能力正在發展,於是最後會留下最有效率、CP值最高的選擇。那些我們母語中用不到的音,也就隨著時間漸漸被我們遺忘了。

  我們通常在周歲的時候開始學會說話,這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嬰兒的口腔構造與大人不同,所以無法順利的發出各式各樣的語音,只能發出像是哭聲等,一些較為單調的母音。隨著生理構造的成長,到約兩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開始出現軟顎音,如一些聽起來像是清喉嚨的ㄎ、ㄍ等等,這個過程學術上叫 cooing。再過個把多月,喉頭開始下降;到4~6個月大時,寶寶們就會開始試著發出各種聲音,這段時間我們就稱為「喃語期」(babbling) 。這個時期寶寶開始重複一些語音,像是「阿阿阿」或是「巴巴巴」等,他們學習著各種發音,終於在周歲左右講出「第一個詞」(first word)。只是通常我們在他們「巴巴巴」、「媽媽媽」的時候,就已經興奮感動不已、覺得寶寶終於學會叫爸叫媽了,因此這個「第一個詞」常常不被我們所察覺,不過寶寶們已經以飛快的腳步踏上了母語學習的道路了。(喃語期的寶寶表示: 「奇怪,就發個音而已,這兩個人究竟在開心什麼!?」 O.o) 

  因此,綜合人類學習母語語音的方式看來,我們確實可以讓寶寶們在有能力辨別世界上所有語音的時候,多多給他們刺激,但在10個月大之後,寶寶的腦會開始篩選不需要的音掉,並把這些空間騰出來給別的功能用。所以我們也別太著急了,人類的學習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即便我們步入中年,若經過一定的訓練及學習,我們的耳朵還是可以分辨我們不熟的音的,只是速度慢點。讓寶寶熟悉各種語音沒什麼不對,不過可別剝奪了寶寶學習各種能力的時間喔!

 

留言

Unknown寫道…
在自学土耳其语 但还是感觉很难 网上一点中文土耳其语的电影 视频都没有
YYC寫道…
台灣語言教育的三個「錯誤兩難」
多年來,台灣的語言教育經常陷入「要母語還是華語?」的錯誤兩難。其實,母語和華語並非二擇一的問題,而是可以兩者兼顧達成添加式雙語現象,進而避免學華語、失去母語的減少式語言教育;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兩難則是「母語在學校教還是家裡學?」這個也同樣非二擇一的問題,而是如同蔡總統所指出的,母語「除了在家學,也可以在學校學」;第三個錯誤兩難是「要母語還是英語?」同樣忘了這兩者並非互相排斥,語言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同時也把國際化窄化為英語學習。
世界知名的語言教育學家Garcia說:「二十一世紀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雙語教育。所有孩子不管任何語言背景都需要發展雙語或是多語能力,才有辦法應付二十一世紀的溝通挑戰。」如何培養兒童的雙語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母語為本的多語言教育」(mother-tongue 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最值得參考。教科文組織主張,在堅強的母語基礎下,進行多語言學習,營造溝通無障礙的多語言能力。聯合國早在一九五三年就明確的指出學校應該用學童的母語作教學語言,之後在二○○三年提出《多語並存世界的教育》,強調母語教育和雙語教育的必要性。
聯合國重視語言的包容與多樣,對台灣語言復振有重要的啟示。台灣過去的本土語言運動,多從「自己的母語自己救」的角度進行母語復振。母語自救最為基本,不過,自我族群之外,也可以透過族群之間彼此學習語言,來維持弱勢母語,保持語言多樣性。台灣族群語言文化多樣,本土語言復振有需要補充「分享語言無國界」的多語言態度,透過互相學習族群語言文化,達成多語互通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
聯合國在二○一九年的世界原住民語言年,呼籲世人重視原住民語言對永續發展、包容、和解和締造和平的重要性。聯合國多語言的想像營造出一個自由開放的語言共享空間,多語言之間沒有界限。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世界母語日時,在臉書發起族語行銷活動,其中有個文宣問到:「你今天,開口說母語了嗎?」呼籲「一起留住族語的好」。從多語言學習的觀點,這裡的「一起」不限於族人,可以是你、我、他。其他族群人士的族語學習可以強化族語的生命力。
「Masasipadang、共下、做伙」,這三個詞分別是阿美族語、客語和台語,意思是「一起」。慶祝世界母語日,讓我們以Masasipadang的精神,除了建構自我族群牢固的通天塔,也對外搭建橋樑,互相學習語言,培養多語言能力,跨越語言鴻溝,以建構多音交響的美麗島。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54383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中文叫 "Mandarin" -滿大人?

讀者發問:「現代英語稱中文為 Mandarin,其實就是「滿大人」,當時的滿族官員威風凜凜,前來大清王朝的外國人聽到這詞,就把它直譯為英語-Man-da-rin。這是真的嗎?」

我們怎麼學外語?-Krashen 的五個假說 (Monitor Theory)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在諸多理論中,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

「龜茲」怎麼念?

談到「正確」的讀音,那麼有許多人一定會想起歷史課本上面的一些國名,從小到大也遇到幾個字音魔人老師,舉凡:「龜茲要念丘慈;月氏要念肉汁。」好像沒這樣念就少了點文化氣息。